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真境绿翠网

 找回密码
 入住申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0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云南傣族、藏族、白族和小凉山彝族地区的回族

[复制链接]

1008

主题

2

听众

433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突出贡献奖

跳转到指定楼层
11
发表于 2010-4-4 18:14: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云南回族,据1990年统计,共522046人,分散在全省内地和边疆地区,与汉族、各少数民族杂居。云南回族,据可考的历史,从元朝由金沙江进入云南开始,其先民就随着元军,以及明朝军队驻军、屯田、经商、开矿,与各族人民友好相处,在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中,共同开发和创造了云南的历史和文化。一部分回族先民也先后进入了傣、藏、白族和小凉山彝族地区。  


一、现状  
这几个地区的回族大约有7700多人。这就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的曼赛回(傣语为:银裤带寨的回族)、曼乱回(住在小山凹里的回族寨)共80户,440多人。他们讲傣语,穿傣族服装,住傣族竹楼式建筑,所以傣族称他们为“帕西傣” (傣语为“波斯傣”)。他们自称“回傣”。迪庆藏族自治州中旬县三坝区,哈巴雪山下的兰家村、龙湾边村和安南、水磨寨村,中甸、德钦县城共1200多人,穿藏装,讲藏话,吃酥油**,藏族木房火塘式生活,藏族称他们为“饿给” (白头,戴白帽的人),汉族称他们为“藏回”,而他们自称回族。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有9个村共5978人,其中以士庞、鸡鸣、三杖3个村聚居程度高,有529户,3585人。他们讲白族话,穿白族衣服,住白族建筑形式的房屋。但白族、汉族对他们的称呼或他们的自称都是回族。、在小凉山宁菠彝族自治县县城的回族共110多人,彝族称他们为“黑黑” (“回回”的音转),他们自称回族。  
解放前,在傣族封建领主制度下,曼赛回和曼乱回由于住在不同等级的傣族寨旁边,所以分别属于不同等级:曼赛回属于农奴中的最高级的傣勐寨,曼乱回属“滚恨召” (家奴寨)等级中的外领团寨(按此等级去负担临时调遣等劳役地租)。但由于“帕西傣”不负担土地租税,只是经商和经营制革手工业,所以每年仅给召勐(土司)一些商品、皮鞋。在小凉山地区,解放前是奴隶制,但进入该地区的回族主要是经商和开矿。在迪庆藏区的回族在封建农奴制度下(主要是乡保制度),也是经商、开矿,一部分人搞农牧业。白族地区的回族,主要是从事农业兼营商业。  
解放后,这些地区的回族与当地民族一道进行了民主改革、社会主义改造,在农村的获得了土地。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上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大体分为三种类型:第一,以农为主,兼营商业,这主要是洱源县白族地区的回族和傣族地区的“帕西傣”。士庞村1984年工农业总产值783314元,年人均收入430元,其中经营商业、副业收入占总产值的76%;两个“帕西傣”寨中,曼乱回粮食亩产千斤,由于搞运输业、烧砖瓦等,1984年人均收入为378元,是当地较高水平。第二,以城镇商业、手工业、个体商贩经济为主,这是藏区中甸、德钦县城,彝族区宁蒗县城的回族,经济生活活跃。绍三,农牧结合,主要是藏区中甸哈巴雪山下的兰家村、龙湾边村。他们住在海拔2700公尺的半山腰,气温低,只能种青稞、小麦和一部分包谷,畜牧业较发达。如兰家村25户就有耗牛、*牛、黄牛、奶黄牛6l5头,平均每家24头多。据该村村长说:要以牛折价,我们村许多人家都是万元户。就以他家为例,除地里青踩、小麦等产粮多,·足够吃外,有耗、编、黄牛25头,马、骡各1头,各种药材,加上狩猎每年得麝香等收入,价值达13000多元。但是这里商业经济很不发达,他家3头奶黄牛的奶自吃了,耗牛、*牛放在哈巴雪山上放牧,除了每年增加小耗牛和耗奶牛挤奶做酥油、酸奶渣外,很少出售,只成为财富标志。每户人家,除了每月必要的砖茶和盐巴、少量红糖钱20多元外,还通过帮人砍木、挖黄莲找零用钱,自给自足。  


二、回族进入傣、藏、白、彝民族地区的历史  
回族进入这些民族地区,除洱源地区回族主要是元、明时期驻军、屯田进入外,其他几个地区多是清乾隆年间以后从陕西、大理等地经商、搞手工业、开矿进入。他们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商品,为发展当地经济做出了贡献,受到了当地民族的欢迎。西双版纳勐海县的两个“帕西傣”寨,是内地回族因经商和杜文秀起义失败逃入该地发展起来的。最早进入并建寨的是大理巍山县姓马的马哥头(赶马帮的商人)。大约200年前,他以3驮盐重礼送给召勐,召勐提出3个条件而准许住下:①必须尊重傣族风俗,傣家也尊重回族风俗;②要安份守己,听从召勐使唤;⑤必须与傣族妇女结婚。马哥头接受了这3个条件后,召勐划给曼乱这块土地建寨。后来他与曼养坎头人姑娘玉温成亲,生了4个儿子、2个姑娘。按照回族传统习惯,男女婚配准进不准出,以后分别招傣族姑爷和讨傣族姑娘。4个儿子发展成了四大家族。回族人住下后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修了流沙河上的大木桥,保证了两岸全年通行。在傣族地区,只能干季造竹桥,雨季无桥靠船渡。大桥建成是件了不起的大事,傣族人民称大木桥为金桥,召勐特别加封建寨人为“叭西里火喊” (即区一级的大青树金桥头人)。还有在一次景洪宣慰(西双版纳最大的土司)发动战争打勐海召勐时,回族人民帮助召勐打了胜仗,曼乱回的回族头人因此又被封为“叭恶动” (即爱勐头人)的荣誉称号,受到政治上的优待,免除了一切官租和劳役地租,故曼乱回虽属家奴寨等级,但没有什么负担。  
进入藏区的回族,主要在清乾隆年间从大理、陕西经大理经商、开矿进入。当时在中甸县城形成热闹的北门(商业)街,又称为“回子街”,建有清真寺(直到现在,中甸县城的山上仍有大片回族古墓)。后来,他们发现离县城20公里的包心厂银矿,许多回族就去开银矿。据说有几百人,形成了村落、小市镇。随着开矿业的发展,回族人民又在离县城70多公里的安南发现金矿,又集中到这里开采。随之,内地回族大量进入,也在这里形成回族村落、小市镇,这就是现在的安南乡安南、水摩寨两村。由于开矿业发展,回族人民的经济生活较好,引起了藏族农奴主的垂涎,几次以骑兵突然袭击,烧杀抢劫。回族人民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人被杀,财物被抢空,活着的人大约在1911年逃往三坝哈巴雪山下,在莽莽的原始森林里住下,披荆斩棘搭茅屋,开垦土地种庄稼。但藏族农奴主又几次来抢劫,回族人民埋伏起来,给农奴主以狠狠的打击,杀死了几个小头人。农奴主受到教训后,不敢再来抢劫。从此,他们才安定下来,建立了以兰姓为主的兰家村和以杨姓为主的龙湾边村。  

德钦县城回族主要做生意,杜文秀起义失败后,”一部分人逃走,一部分人发现了离城几公里的白牛厂银矿,于是留下开矿。据说现在的升平镇的兴起,就跟回族开矿、经商有关。  

进入小凉山宁蒗、永宁地区的回族,也是由经商、开矿进入的,大约已200多年。他们与彝族、摩棱人形成亲密关系,直到现在彝族人民中都说“罗噜黑黑一家人” (彝族回族一家人)。解放前的小凉山是较完整的奴隶社会,奴隶主以奴隶多少为财富标志,经常到周围汉族地区抢奴隶。在奴隶主家支林立的小凉山,一般人是不容易进入的,但回族人民或以做生意和开矿,或以马帮驮着彝族需要的日用品和传统的皮革产品进去,获得信任,回族的马帮大商人并与彝族奴隶主订亲家、结老友。在做生意中,他们发现了离现在县城20公里处的白午厂银矿、铅锌矿,以及后来发现了跑马坪银矿。于是,大理、陕西回族人大量进入,曾在白牛厂、县城、跑马坪建成回族村落,如跑马坪的回族上七村、下八村,人口众多。至今县城外称回族坟山为“回子湾”,上面有一座古坟,死者享年76岁,是马公大人,葬于清咸丰壬子年(公元1852年),坟碑刻着原籍陕西风翔县南乡洪原里人。彝族中传说:杜文秀起义时,驻守永北厅的大将军虎应龙执行民族团结政策,团结了小凉山彝族头人刘阿鲁子,并带他去大理见过大元帅杜文秀,表示参加起义,帮助彝族人民共同抵抗了清政府军向小凉山的进攻,彝回人民形成了亲密关系。解放前凉山彝族奴隶主常到附近的永胜、华坪等县抢掠奴隶,若抢到是回族人,就放回,:还给路费。就在民国初年,云南军阀势力深入小凉山欺压彝族人民引起彝族头人“驱汉”,到处烧杀汉族村寨时,他们因害怕回族上层与军阀勾结,所以虽也同时驱赶回族人民,但对回族村寨只包围起来,准许回族人带走财物、牛马离开小凉山。回族人民进入小凉山后,还以商业贸易、手工业深入永宁摩棱人地区,在永宁皮匠街上以铲、硝牛羊皮,做皮褂、马笼头、皮条等,满足马帮和摩棱人需要。许多回族人民还在开基村住下,与摩棱人亲密相处,建立婚姻亲戚关系。  
事实上,进入傣、藏、白、彝族地区的回族人,通过马帮商业贸易从3条路线与邻国贸易,与这些国家穆斯林密切联系。第一条是通过大理、保山、腾冲到缅甸,再通过缅甸仰光出海朝觐贸易,如白族地区士庞村回族,至今还有20家归侨,3家在缅华侨。第二条是藏区回族人,从德钦县出发西到印度;或从德钦到拉萨、尼泊尔进入印度。至今在德饮县升平镇回族坟地里还埋有200年前进入我国的印度穆斯林老巴巴的坟。现在住在德钦县的回族老年、中年人中许多人去过印度。第三条是从内地经过思茅普洱入西双版纳勐海,进入缅甸景栋、仰光出海到印度、阿拉伯国家。 “帕西傣”寨就是必经之地,他们开有马店,方便过往行商和内地到缅贸易回族。云南著名伊斯兰学者马德新大阿旬去麦加朝觐,就是从这条路出去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1008

主题

2

听众

433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突出贡献奖

21
发表于 2010-4-4 18:14:52 |只看该作者
三、各具特色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  
进入傣、藏、白、彝地区的回族,在当地民族风俗习惯和小乘佛教、喇嘛教的强大影响下,为了生存下来,既要适应当地民族风俗习惯,但又要顽强地保持回族的伊斯兰教信仰和传统习俗,所以,天长日久,他们在与各族人民友好相处中,必然要受到当地民族的强烈影响。由于聚居程度不同,·与内地回族人民联系的密切程度不同,伊斯兰教传播的减弱、中断等等原因,这些回族人民受傣、藏、白、彝等民族习俗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反映出在回族传统习俗和傣、藏、白、彝等习俗方面具有双重性、相互渗透和过渡性形态。  

(1)宗教信仰和节日  
被称为“帕西傣”、藏回的和住在白、彝族地区的回族,在小乘佛教、喇嘛教强大影响下,仍笃信伊斯兰教,世代相传,但其信仰程度往往与当地是否有清真寺和阿訇有密切关系。白族地区土庞村的回族是聚居区,与大理等地回族密切联系,有历史悠久高大壮观的清真寺和邦克楼,除了文革十年浩劫时外,宗教一直比较兴盛,老人们每日五番拜功都到清真寺。全村阿訇45人,1978年以来新穿衣阿訇35人,其中女阿訇9人。如大理州闻名的万元户马癸伍梭家一门4位阿訇(老人、2个儿子、1个姑娘),开斋节时穿出4件绿袍,是全村视为极荣耀的事。他们过回族的四大节(尔德、古尔邦、圣纪、亡人节——即纪念杜文秀起义时死亡的人),而不过白族、汉族的春节、中秋节、火把节。  

在“帕西傣”寨,由于与勐海城和内地通海等地回族联系密切,从建寨后就建立过清真寺,以后多次修建,解放前村中有内地阿訇多次任教,在勐海城开办过阿訇班,村中的“帕西傣”男女青年有数人去学过。所以两个寨至今还严格地保持着伊斯兰教信仰。过尔德、古尔邦和圣纪节时,他们与城内回族群众互相邀请,欢度节日,还邀请傣族人民一起过节。傣族人民每年过傣历年泼水节时, “柏西傣”村中不过泼水节,但附近的傣族朋友、亲家,邀请他们去傣族村寨过节, “帕西傣”自己背着锅碗等,傣族朋友把鸡、米、菜等拿给“帕西傣”自己做。  

在藏区中甸哈巴雪山下的兰家村、龙湾边村,50年前有清真寺,曾有人到大理回族地区读阿文,当过满拉,德钦来的阿訇曾在村里开过阿文班。现在兰家村的兰阿訇、龙湾边村的杨阿訇、兰阿巴就是那时阿文班的满拉。村里清真寺毁于解放前土匪骚乱,加上解放后“左”的冲击,迄今未恢复。宗教活动和三大节没有了,一般回族群众只知道自己是回族,也信伊斯兰教。几位阿訇仅算着开斋节时去坟山走坟,念一遍经搭救亡人,平时哪家死了人去指挥洗“灵台”、站拜、送.上坟山上葬,哪家死人的四十天、周年、三周年忌时去念遍经。在藏区德钦县城, “文革”前一直有清真寺,有两位姓马的阿訇(一位是解放前从甘肃流落到德钦安家)主持宗教活动,清真寺平时没人去,但主麻日、开斋节时老、中年人去礼拜。文化大革命开始,对清真寺强迫拆毁,把城内几十家回族强迫分散在藏族村寨。从此,没有了宗教活动和回族三大节日。因此,现在德钦一些藏回家中产生宗教信仰上的双重性,在家中一边既挂有活佛像,另一边又写有“主圣庇护”。还有一家藏回是打金银手饰的师傅,他家中既供有活佛像,又供有金匠祖师像,还有回族的“主圣庇护”。在藏区中甸县城原有清真寺,100多年前毁于土匪骚乱,在县城的回族人退到城附近的“望赤卡”和“五里”两个藏族村,受到藏族人民的同化,加上十年浩劫中的“左”的宗教政策,所以,现在两个村和城中的一部分回族己完全藏化。有的甚至是一个家庭两种信仰、习俗。在五里村和城中的马福禄、马长寿老人家中,只有两位老人自己坚持伊斯兰教信仰, 自己宰牛吃,而家中儿孙们都改信喇嘛教,出去读书工作都报称藏族。几位老人都做好了死后的白布卡方,卡方上写有阿拉伯文。有一个已做了百多年的“拖布得” (抬尸的金匣),在城中的两村为不改信仰的老人们轮流使用。小凉山回族百多年前曾建有好几个清真寺,随着凉山奴隶主的家支械斗和“驱汉”,回族大部分退出凉山到永胜居住,少部分留在凉山。留下的人由于与永胜回族往来密切,虽然没有清真寺和阿訇,但开斋节和圣纪节许多人都到永胜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落实,小凉山回族人民于1985年8月过了100多年来的第一次回族节日——古尔邦节。  

(2)语言文字和姓名  

上述几个地区的回族群众,老人一般都熟悉、通用当地民族的白语、傣语或藏语。在很少出门的老人、小孩、妇女中,不熟悉或不会讲汉话,讲汉语时像傣族、藏族人讲汉语一样,语法颠倒,不熟练。在藏区哈巴雪山下两个藏回村,由于住地前有纳西族,后有彝族聚居,同他们交往,他们在通用藏语中还掺杂有纳西语、彝语词汇,在所讲的汉语中还保存有祖宗带来的陕西汉话土音。在小凉山的回族, 除了汉语,还会讲彝语、摩梭语。在“帕西傣”和藏区回族中, 都学习傣文、藏文。  

由于受当地民族习俗影响,在“帕西傣”中每人一生有4个名字。孩子出生后,按傣族习惯男孩称“岩”,女孩称“玉”取名;结婚生孩子后,又以长男或长女名称呼;他们生下来7天后,又请阿訇取伊斯兰教经名,外出工作和读书,就取学名马某某、纳某某。如曼乱回的马玉芹同志,她小时依傣族习惯,父母给她取名“玉六尖叫” (即像爵香一样香,像玛瑙一样美);她结婚生了大儿子取名“岩勒”,村中人就依傣族习惯呼她为“灭岩勒” (即“岩勒的妈”);她下生后阿訇给她取了经名“麦里央”;她1953年到云南民族学院学习时,取名为马玉芹。藏区回族马成龙阿訇,伊斯兰教经名为“伊斯玛伊”,藏名为“此里皮楚” (意即“长寿”)。  

(3)婚姻、家庭、生活在傣族地区的“帕西傣”,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结婚时请阿訇念“尼卡合” (喜经),但又带有傣族家庭特色:一般结婚前自由恋爱,结婚后夫妻很少吵架、打骂孩子;及至互相闹意见发展到吵架不满时,劝说无效,就各走各的,重新组合家庭。家庭,一般是两三代的大家庭,像傣族主要是男到女家“入赘”,而且.“马三比、摆三比” (在女家3年,再到男家3年)。 “帕西傣”像回族一样严格地“准进不准出”,只讨傣族姑娘进来,或让傣族、布朗族、汉族男子来上门,严格遵守回族风俗,子女算回族。 “帕西傣”寨姑娘有嫁到城中回族家庭的,由于城乡差距,城中的回族姑娘几乎没有人嫁到“帕西傣”寨。所以, “帕西傣”多是在两房内亲友间近亲通婚,以致产生退化,且遗传性疾病较多。 “帕西傣”一般身高1.58米左右,儿童死亡率高,痴呆,缺嘴唇,六指,性机能萎缩,患白内障,严重贫血较多,已引起各方面注意。 “帕西傣”的生活习惯:严禁吃猪肉、狗肉和自死动物,喜欢吃牛肉,但像傣族一样喜欢酸辣、鱼、螺、青台等,还喜欢喝酒,有肉时喜痛饮,抽自卷草烟。他们说: “金劳(吃酒,我们帕西喜欢”,没有伊斯兰教规定的严格禁酒的观念。过去“帕西傣”妇女也像傣族妇女一样喜嚼摈榔,嚼得满口涂“血”。“帕西傣”建筑有傣族和回族特色,像傣族竹楼草房,但房子像内地回族的,落地有堂屋和两边宿舍,老人和儿子、妇女各住一间,牛厩在外边。不像傣族的竹楼,楼下关牲畜,楼上一分为二,火塘在外问,里间全家人住,老人、儿子、媳妇以蚊帐相隔。但“帕西傣”的新房建成时,像傣族一样用傣文写上某年某月某日建,要请傣族赞哈(歌手)来唱歌贺新房,招待亲友。清真寺的建筑也是傣族式的竹子草房落地,水井是像傣族一样的佛塔式水井,用竹筒打水挑回家。  

藏区回族,生活上禁吃猪肉,喜牛肉,喜欢吃酥油茶、青稞面、酸奶渣。聚居村中不喝酒不抽烟;杂居区喜喝青稞酒。住房完全是藏族建筑形式,一般土木结构,两层,楼上住人,楼下关牲畜,楼上木板铺地,房中有火塘,全家和客人围着火塘席地盘脚而坐。在德钦, “文革”时毁掉的清真寺,据说是藏区喇嘛庙式的土墙土顶,楼板铺地,清真寺大殿处的门、墙壁上雕刻和彩绘了许多山水图案。德钦藏回马德胜阿訇讲:被毁的清真寺,其壮观可以与喇嘛教的东竹林寺相媲美。  

藏区回族主要与藏族妇女通婚, 过去老辈人按回族规矩“准进不准出”,现在聚居区的兰家村、龙湾边村还是如此,藏族和回族人民间长期形成了亲密的亲戚关系。  
在小凉山回族进入到永宁摩梭人地区后,在永宁皮匠街、开基村,都是摩梭人式的建筑房屋。摩梭人解放前是母系社会残余的婚姻制度,男不婚、女不嫁,实行“阿注”婚姻(摩校人叫走婚制),即男女相交结为朋友(即“阿注”)。回族到这个地方后,有的男子也参与了走婚制。  

白族地区的回族,在生活习惯上严格遵循回族穆斯林的生活习惯。但在住房建筑艺术的形式、风格上,基本上是白族的,而又有伊斯兰的特色。一般群众住家都是白族式的瓦房三方一照壁,有少数人家是四合五天井,雕刻多是动植物,不像白族人是人物雕刻,这是受伊斯兰教影响的结果。村内许多人家的大门都是白族式的飞据斗阁,但在大门上方雕刻有古兰经的金色圆形阿拉伯艺术字,表现了穆斯林家庭的特色。  
清真寺的建筑形式,别具风格,可以说是伊斯兰文化、汉文化和白族文化的结合。如大理州洱源县鸡鸣村清真寺大殿是宫殿式的,有汉民族地区庙宇特点,屋脊两头鳖鱼飞起,在屋脊中间的葫芦上又有阿拉伯式星月,屋脊上的花格用阿拉伯文镶成,译意是:只有信真主、信末日、立行拜功、纳天课、崇拜真主的人才能建盖清真寺。而屋脊两边的飞檐各有一只雄鸡,形如展翅高飞。鸡是白族喜爱的图形。三枚村清真寺大殿小巧玲珑,别具一格,大殿两端中校上方是二龙戏珠、两凤戏舞,大殿五间格子门全是雕花,两边雕花格子门上刻有古兰经汉文哲理,中间八扇格子门有圆形古兰经艺术字,大殿走廊两边墙上,分别以“清”和“真”写有汉文伊斯兰哲理诗。大殿“摇窝”是白族式的飞檐斗阁牌坊式, “摇窝”牌坊上用金色古兰经艺术字构成,真是别开生面四、从民族理论上值得研究的几个问题  
第一,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有其生命力,而回回民族的生命力何在?他们几百年来大分散到汉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中,历经沧桑而经久不衰,充分表现了回回民族对环境的顽强适应性、艰苦创业性及顽强的斗争精神,显示了回回民族强大的生命力。他们是以屯垦、经商、开矿等形式以先进的生产技术、卓越的成就、和平友好的方式进入并促进了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从而获得边疆民族的充分信任和优待。回回民族又是在适应环境的同时,善于学习别民族长处, 以发展自己的民族。在今天社会主义制度下,回回民族的特色、优点正在逐步地显示出来。我们研究回回民族的生命力、优点、长处,对于团结、教育回族人民在四化建设中做出更大的贡献,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在民族同化过程中,表现为在风俗习惯上的双重性、过渡性,但民族心理素质是最持久、最稳定的。在傣、藏、白、彝族地区的回族,虽然语言、服饰和一些生活习俗被当地民族同化,但是他们有着强烈的回回民族感情。他们一见面,强烈的民族感情就冲破了语言、服饰和一些习惯的隔阂,如同生活在亲友中一样。他们在各地的艰苦创业,充分表现了回回民族的团结性和斗争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一方面由于各民族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吸收,共同性的东西越来越多;但另一方面,由于民族成员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民族文化优良传统的发扬,一个民族的成员越懂得本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民族感情、民族意识越加升华,成为在更加自觉的基础上的东西。这两个方面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相互促进,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  

第三,回族和伊斯兰教两者关系是很密切的,很值得研究。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凡有清真寺、阿訇的村寨,回回民族的习俗就保持得多。这使我们更深地理解了为什么回族聚居区广大群众,尤其是老一辈,对建清真寺,请阿訇,办经文班的愿望和要求比较强烈。  

第四,历史上回回民族的商业经济发展,需要认真地研究。回族先民进入云南就以自己的商业、开矿业著称,特别是明代至清中叶,商业马帮深入云南各地,直到边疆的穷乡僻壤,对云南的出现和发展,是做出了贡献的,需要认真加以调查研究,给予应有的地位。.是汉、白、回文化的奇妙结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

听众

29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31
发表于 2010-4-5 13:47:27 |只看该作者
向你学习,感谢发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住申请

Archiver|手机版|真境绿翠     

GMT+8, 2024-5-1 22:40 , Processed in 0.03876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