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真境绿翠网

 找回密码
 入住申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伊斯兰教 名贤名墓史料选 (第一辑)(8)

[复制链接]

173

主题

3

听众

103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1
发表于 2014-9-30 11:39: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临夏尕家拱北先贤
··据长期流传的口碑资料,唐时有来自阿拉伯的十大“上人”,曾在河湟地区活动,有的人殁后葬于临夏八坊。(见临夏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临夏市志·民族 宗教》,甘肃人民出版社版  1995年3月第1版)

··河州,地处陇上丝路南线的要冲,在唐朝,大食或波斯商人“往往散行陕西诸路,久留不归”,有的也留居河州。据传说,当时,有阿拉伯商人或传教士10人来河州,留居下来,逝世后葬于州城南郊,群众尊称为“十大上人”。解放前夕由一位回族屠户马三保迁至今红园西侧,至今仍有不少穆斯林前往凭吊。(马效融《河州回族的原来》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临夏文史资料选辑 <第八辑> 河州史话专辑(马效融编著)》  一九九四年十月)

··据临夏长期流传的口碑资料,在唐代有来自阿拉伯的十大“上人”(传教士),其中一位名叫“尕勒巴巴”。他们为传播伊斯兰教贡献了毕生精力,殁后葬于今南关大寺西北侧,是历史上最早建立的穆斯林公共墓地。一九四七年古历六月,因故由八坊回族马三保、马德祥、马德成兄弟三人主事,迁移于临洮拱北东侧自置的四分墓地内,墓地迄今犹存,叫尕家拱北。(马维良《伊斯兰教传入临夏市及延续初探》载甘肃省伊斯兰教协会主办《甘肃穆斯林》1995年第2期)

   固原二十里铺先贤
清代史料
          ··修回教先仙碑
修回教先仙碑。按:碑刊於乾隆十九年回教公建在南乡二十里铺。其略云:先仙不传其名,康熙中乡人每见有在山讽经者,近而视之,杳无踪迹。后有西域老叟至此,曰:“此山有先仙遗冢,吾教宜礼奉焉”。启土视之,得墓志一方,泐於成化二年,亦未列姓氏。(清·王学伊《固原州志·艺文志·碑碣》)


当代资料
··固原最早的伊斯兰教寺院——二十里铺拱北
                景文源
固原县南郊二十里铺东山坡下的拱北,依山面水,殿宇宏伟壮观,考其史事,由来已久。固原在元代就有不少回民和其他各族信仰伊斯兰教的士兵在这里军屯,蒙古宗王在开城设置王府,镇守唐兀(西夏),分治秦蜀。至元十七年(1280)阿难答袭承王位①,据《多桑蒙古史·卷三》记载:“阿难答幼时受一回教徒之抚养,皈依回教,信之颇笃,因传布回教于唐兀之地,所部士卒十五万人,闻从而信教者居其大半。”在王府附近建起规模可观的礼拜寺,阿难答终日在礼拜寺中诵《可兰经》,宣传回教于军中②。二十里铺拱北距开城较近,是否于此事有关,须待进一步研究稽考。不过,从地方史料和原寺内碑碣载:明代成化二年(1466年),有西域传教士在此仙逝归真,七月十二日为纪念日(尔麦里)③,回族乡老虽在此立墓冢、修塔亭。经明、清两代几次重修扩建,为我县最古老的拱北。清同治战乱时,寺院废圯。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固原提督雷正绾及官绅军民,按原貌捐资重修,并立铁旗杆一对,碑文两通④,“文化大革命”中,寺又被拆除。1981年以来,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得到了贯彻落实,回族群众陆续积资重建,现已修葺一新,大殿五幢,斗拱飞檐,门楣支柱均有木雕,殿壁龛后,六角形砖塔,顶盖绿色琉璃瓦,塔座壁各面镶嵌着图案美丽的砖浮雕。经堂、厢房、浴室,依山取势、逐级兴建,新建寺院,更加绮丽多姿,正以崭新姿容喜迎回族人民举行宗教仪式和其他各族人民游览观光。
据遗留碑文记载和相沿至今的习惯,拱北每次重修,都由地方回汉官员乡绅共同提倡,每年圣纪、开斋等主要节日活动,有些汉族群众也去朝拜祝贺,寺内给以热情接待。回汉人民和睦相处,互相尊敬,共同发展。
固原二十里铺南古墓寺创建复修年表
创建复修时间        主    持   人        修 建 项 目
        明成化二年(1466)       
               
                西域传教士                仙逝后,立墓冢墓志

明万历十三年(1585)        不 详
        先仙墓庐
清康熙十六年(1677)        回族乡耆马得雨、普天乐、马国龙、米自成等        塔形墓亭
清康熙三十年(1691)        黄须道长,及本城回族苏自魁、马自贵、马成得        经庭三楹
清雍正四年(1726)        善士马自张、马蛟、罗雄等        山门、东西厢房六间、西小门一座
清乾隆十九年(1751)        主持马世彰、提标前营副将田公、信士马选、单弘纲等        重修砖塔经亭、立碑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        固原提督雷正绾及官绅军民布施        同治兵祸后毁。重修依山形分三院、立铁旗杆、碑两通
民国六年(1917)        韭菜坪二辈老人家安洪维来此传教募化整修                经几次重修扩建共有房舍八十一间
1981--现在                大殿、砖墓塔、经房院、浴室、厢房院等

注释:①《元史·本纪·十九·廿》。
      ②白寿彝《元代回教人与回教》、拉施特《史集》。
      ③《清·宣统·固原州志》回教先仙碑。《民国固原县志·卷十》马献廷南古祠先师遗迹碑记。
      ④固原提督雷正绾重修南古寺碑文(碑现存该寺)。(政协固原县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固原文史资料<第五辑 >》1993年6月第1版)



郑州先贤默穆都之哈            
清代史料
··河南郑州城西“筛海默穆都之哈墓志”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
郑西关外金水之阳,有筛海墓,相传为西域异人。初至郑寺,告众曰:“(我)默穆都之哈,如疾不愈,希诸穆民殡焉。”及其归主,众为浴殡时,奇香满室,众豁然知为筛海。夫道德不巍巍如山之高,学业不渊渊如海之深,斯不堪名为筛海。而既以是名,其德其学,可想知矣。若夫真诚通主座,代人求鸿恩,此固其能事者。是以有为其墓修亭者,有为其亭前修房者,有增额者,更有为之筑垣者,有旁修瓦房三间佣人看墓者。且仕宦往来,多有拜谒者。夫有景落于前难每继墓后。故郑治西兑周村有邑痒生金甲第之德配马氏者,为之泐石,因嘱于予,义不获辞,略为之志云。
清优附生马云祥沐手撰文并书丹。
兑周村金门马氏敬立
道光二十三年桂月上浣重修  (见余振贵 雷晓静主编《中国回族金石录》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1年7月第1版)

郑州真人墓志
    蓝煦
真人道号默穆都知,天方人也。来于河南郑州城内清真寺,教化穆斯林,得为忠信之士者多矣。昔于七月七日归真,真体大发真香。敬谨墓于州城之西门外,大道之北。为固土补奥师。建有墓亭,立有碑记。斯地自安墓之后,渐长为山;其道旁浊水小沟,遂变而为清泉大涧。迄今山渐长而高,水渐大而河矣。昔日平地,今则冈陵;昔有三尺之沟,今乃河水洋洋,须过桥东上。而上其山坡,至其墓亭,乃见碑记也。当日郑州城内,回汉愚民,结仇已深,约期打仗。期前暮时,西关有白帽回子进城者,如云涌而来,济济而入。时至三鼓,回子来有数十万,遂鸣锣喊曰:“回汉宜和,不宜结怨,明日不打仗矣!明日不打仗矣!”待旦寂无声色,安堵如常。明日刺史查城内,回子并无添人。西门外地方报曰:“真人墓内出白帽回子,约有数十万”。是即奥师所显,因化解其祸也。此即固土补感应。人可不敬乎?其可不畏乎?当日刺史诣清真寺,劝化愚民曰:“回汉皆无嫉妒,从来甚是相安。自此感慕真人,允宜保合大和,造尔生民之福,本州幸甚之至。尔等懔之慎之。凡属回汉百姓,均当敬谨毋违。”(蓝煦[咸丰二年]著《天方正学》 清真书报社印 中华民国十四年乙丑春出版)

当代资料
              回回墓
                《郑州市二七区志》
相传在元末明初,西方回教真人默穆都哈(译音)来郑游历教化,因他道德高尚,回族尊为“山海”(即“圣贤”的意思)。后真人卒,葬于郑州西关外。1748年(清乾隆十三年)《郑州志·舆地志》,在叙述金水河流向时,称它为“回回墓”。回族敬称为“巴巴墓”。据1852年(清咸丰二年)蓝熙甫所著《天方正学·郑州真人墓志》载:“真人·····天方人士,来河南郑州城内清真寺,教化穆斯林,深忠信之士者多矣。昔于7月7日归真,······敬谨墓于州城之西门,大道之北。······建有墓亭,立有碑记”。1843年(清道光二十三年)桂月重修,成现状。墓位于解放路中段北侧,墓高1、05米,长1、87米,宽0、16米,上呈半圆形,滚白色,墓上原有圆亭一座,前有房3间,悬有匾书“天方境”3字,解放前已残破不堪。1953年中央主管部门拨款重建,现存6角亭及前厅5楹,原为市回民民主联合会办公处,现为郑州市伊斯兰教协会驻地,成为本市回族伊斯兰教活动中心。亭高约7米,坐北向南,墓前立有石碑,为清道光22年由马耿光捐资,教长马振九等重修时所立。高1、8米、宽0、56米、厚0、16米,中书“山海默穆都哈大人墓”,旁书年月及捐修人姓名,额镌阿拉伯文,意思是,真主说:“阿!墓中人,天使也,得无忧无虑”,左右分刻日、月二字,亭前有走廊通道、前厅,为我国回族古墓之一,常有回族群众来此瞻拜。
郑地回民因慕真人之道德,多在其墓地附近购地为茔。经明、清两代逐渐扩大为回民义地,坟墓累累,因其地势高约10米为一黄山岗,也称“老坟岗”。1952年扩建解放路时,回民私坟迁走,原顺河街、迎河街、慕霖路的居民多移居于此,形成一回族居民集中居住区。(郑州市二七区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郑州市二七区志·科教文体卫·第十六编 文化·第七章 古墓葬》  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  1994年12月第1版)
  
    ·· 默穆都哈和巴巴墓的传说
                   《管城回族志》
    郑州地区有不少关于默穆都哈和巴巴墓的传说,这些传说和有关文字资料,对研究郑州伊斯兰文化和古代中阿文化交往具有一定价值。现根据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伊斯兰文化研究中心和北大寺提供的资料,将默穆都哈和巴巴墓传说三则,转载于后。
    很久以前,北大寺来了一位行踪奇异的撒义,经名叫默母都罕,他白天沿街乞讨,夜晚归宿浴房,每在人静后进食,有嗡嗡声,奇而窥之,见有结队飞物,依次落其掌中剥食,天明查看,粟壳满地。此人不久卧病寺内,临危,请求阿訇两件事:一将其手杖随葬,二求葬于河之北岸。依其意抬之墓地,葬时尸体杳然,木敦中仅手杖一根,知其异,礼葬之。后有人至麦加朝觐,见葬地人名录上有其名,年代籍贯均相符,如[知?]其为得道色海,回来后重修其手杖墓。
有传,昔时有某大人,带兵作战于西北某地,兵败渡河而走,追兵至河边,河水突然暴涨,幸免于难。后至郑州,偶然发现巴巴墓一带地形、河道形状、位置酷似当年兵败渡河后的地状形态,深感玄奇,特敬书“天方境”三字悬于墓亭,以表敬礼之意。
    据说,默穆都哈反对用暴力解决民族纠纷,主张各民族和睦相处,消除隔阂,加强团结,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伊斯兰名著《天方正学》在“郑州真人墓志”中,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段故事。默穆都哈在郑州逝世后,穆斯林为其建墓于西关外,后人尊为巴巴墓。当时,郑州城内的回汉两族不和,结怨很深,双方约定了械斗的日期。但开仗的前一天晚上,西关有戴白帽的回回进城,来者多如云涌,济济而入,到夜半三更之时,进城的回回已达数十万之多,他们敲锣呐喊:“回汉两族应该讲和,不应结怨,明天不要打仗了!明天不要打仗了!”但到黎明声迹俱无,和往常一样安静。白天郑州的州官道城内查看回民并无增加一人,唯有西关外地方官吏报告说:“约有数十万戴白帽子的回回从真人墓内出来。”这是“奥师”(高级教职)为化解这场灾祸而显现的特大奇迹,对此感应怎能不令人起敬呢?当天州官到清真寺去规劝回汉民众,他说:“回汉两族皆不要相互怨恨,应一如既往和睦相处。从今后应该感激真人(著名学者高级修士)的功德,特别要保持友好安宁的局面,这就是我们大家的幸福。作为一州之长我也感到非常荣幸。所有回汉百姓都必须严肃认真地遵照执行真人的意旨,不得违犯”。(管城回族区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管城回族志·传说轶事》 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 1995年9月第1版)

               默穆都哈
                     《管城回族志》
    默穆都哈,生卒年代不详。天方人士(亦说是西域异人)。传说,明洪武年间来郑州清真寺(今北大寺)布教(亦说是明万历年间来郑),教化穆斯林得为忠信之士者多矣。初至郑寺,告众曰:“默穆都之哈,如疾不愈,希诸穆民殡焉”。昔于七月七日归真,其体大发真香,众豁然知为“筛海”(犹如汉语圣贤之意)。卒后,葬于郑州西关外大道之北,即乾隆“郑州志”记载的“回回墓”(今解放路的巴巴墓)。道光二十三年(1843),城内清真寺教长马振九等,率穆民重修该墓,建有墓亭,立有碑文,是我国回族古墓之一。此后常有回民及其宗教界人士来此瞻拜。郑地回民因慕其德高望重,都争在其墓地附近购地为茔。久而久之,这里便形成墓冢垒垒的回民义地,因地势略高,故称“老坟岗”,影响所及,可见一斑。(略)。(管城回族区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管城回族志·回族人物》 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 1995年9月第1版)




  贺兰山克马伦丁长老
      ··银川市滚钟口清真寺
               吴建伟
滚钟口又名小口子,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民国29年(1940年)由马福龙等人倡议在原滚钟口拱北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寺占地1亩,建有砖木结构的庑殿式礼拜大殿3间,配房8间,净水堂2间。相传,16世纪一位也门人叫欧斯曼·克马伦丁来到中国,在银川等地宣教30余年,于1628年(明崇祯元年)农历七月十三日归真,葬于贺兰山滚钟口,教民为纪念他,为其修建了拱北。克马伦丁苦心宣教,在穆斯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银川郊区和永宁、贺兰等一带的教民每逢他归真之忌日便到清真寺举行纪念活动。寺属教民无固定人数,尊奉格迪目教礼。(吴建伟主编 《中国清真寺综览》  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5年8月第1版)

··贺兰山克马伦丁长老拱北
    羊羽
克马伦丁长老拱北,位于贺兰山滚钟口清真寺内。克马伦丁·本·欧斯曼长老是阿拉伯也门人,公元16世纪末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在银川等地传教30余年,于1628年7月13日归真葬于此地,当地穆斯林为纪念他,1644年在此地建起拱北清真寺。
克马伦丁长老拱北是银川市伊斯兰教活动的重要遗存,对于研究银川伊斯兰教历史具有重要意义。(见《宁夏画报》1996年第3期)


昌平先贤伯哈志
  清代史料
··乡先贤伯哈智墓碑
乡先贤伯哈智墓碑  公西域人,以明洪武初献策来朝。赐之官,弗受。请游宣乡教,许之。公持身端严,步趋不苟,乘一白驼,所到之处,并不琐琐于教戒谨饬。而败检逾闲之徒,观其清操,自相率艾琢磨更新。由是,吾乡之风俗改观,吾乡之教遂大行。明太祖嘉其德化,甚礼重之。后归昌平,以寿终。吾乡人为之葬于北邵之阳,并其所乘白驼亦附瘗墓侧。正统、嘉靖、万历年间,屡著灵异,载在前人碑记[有万历中碑三,鄙俗未录]可考也。至我朝,而吾乡人之景仰休风,奉为模范者,无间于昔。今上御极之三十五年,余北征凯旋,过北邵,曾捐金修公墓。时有为余述公盛德者,欲记一言,未果也。兹又越十七年,恭逢今上六十万寿。余次子龙,向蒙特简,为余中军参将,带同。嵩祝归来,再过北邵,更为之修整墙垣,疆理界址,墓门、神道焕然从新。呜呼!公往矣。公之贤虽啧啧在吾乡人口,然无表而出之者。余既心仪先贤,而又羡其以躬行为化导,故次其行事并系以铭,用垂将来。铭曰:“献策而来,宣教而死,被其风者,为之葬于此,亿万斯年,高山仰止”。
康熙五十三年 月 日提督直隶古北口等处地方总兵官、都督同知马进良撰
案:州境回民每岁於三月二十四日会祭公墓。初以非所当祭之鬼,疑之。近阅旧志云:默德□人有道术,没,葬于州东何家营[即北邵村之阳],数显异。值闯逆之变,村野蹂躏,独其墓草无恙,民潜其间者无晦,全活晏如也。时盖见有衣白回回,坐墓门上而兵革不及。案礼祭,法能御大菑,能捍大患,则祀之伯公当。逆闯之变灵异护民,祭法当祀岁祭其墓宜哉。(清·麻兆庆《昌平外志 卷四·金石》光绪十八年刊)

当代资料
             伯哈智墓
               《北京名胜古迹辞典》
伯哈智墓 位于昌平县城东5公里。墓主伯哈智阿拉伯人,明朝洪武初年为献计来到中国,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信任,赐封在朝为官。伯哈智请求游乡宣传伊斯兰教,明太祖许之。他持身端严,步趋不苟,乘一匹白驼到全国各地宣传教义。由于他知识丰富,所到之处无不深受欢迎,又由于他教学严谨,不收杂念之徒、庸俗之辈,更为人所尊重。(略)。当时对我国伊斯兰教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明太祖念其功德,甚礼重之。明洪武末年来到昌平传教讲学,在昌平寿终,厚礼葬于北邵之阳(莽山前),所乘白驼同葬于墓侧。明朝正统、嘉靖、万历三朝对此墓进行了大规模修建,树碑立传并修筑有围墙,种植了上百棵松树。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重整墙垣,规定界址,重修了墓门神道,并立新碑于墓前。清宣统元年(1909年)九月又立碑于墓前东侧。
现在墓区围墙早已坍塌,存有墓碑4座,1985年间对墓碑进行了维修,由于风化剥蚀较重,碑文多数已不清晰。(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编《北京名胜古迹辞典》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  1989年9月第1版)

            筛海坟与护林碑
                        宁国志
昌平县城东何营村北,有一座苍松翠柏、古木参天的回族坟莹地,面积10亩左右。坟莹建于明初,埋葬着来自西域的伊斯兰教先贤伯哈智及其坐骑白骆驼。当地人称筛海坟,又称回祖坟。坟莹内尚有明清两代石碑四统和苍劲挺拔的古柏树多株,径级均在80厘米左右,是全县除明十三陵外唯一保存完好的古柏树群。
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先贤忠义碑记:“筛海姓伯氏名哈智,发迹西域,慕义来朝,我太祖嘉其呈献兵策,赐之官不受,敕建寺宇居之。”“之后,归昌平州,寿终,吾乡人为之葬于北邵之阳,并其所乘白驼,亦附葬其侧。”当地群众中,广为传颂着伯哈智在莽山义斩巨莽,为民除害的传奇故事。清康熙二十五年(1713年)五月碑文铭其功,颂其德曰“献策而不来,宣教而死······亿万斯年,高山仰止。”伯哈智治国献策,为民除害的业绩,几百年来,深得广大回族民众爱戴景仰。清宣统元年(1909年)九月初八日碑记;“历代朝臣官御回民等,每年三月二十四日,上祭游墓,由来久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40多年来,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四日,回族群众都举办游坟活动,从未间断。
    清宣统元年所立的石碑,实际是一座护林碑。为什么立护林碑,事出有因。说来,也算得上清末昌平境内一桩重大的毁林与护林的诉讼案。清朝末期,何营村少数人为解决办学公费不足问题,企图砍伐坟内古树,“变价归入学堂充公之用。”广大回民群众情难坐视,具呈“禁止砍伐,以存古迹”向昌平州告发。经过调查审理,官司打赢了。判定“今查原有先贤伯哈智坟墓一座,······松柏树85株。”“所有筛海墓前松柏树株,不得妄议砍伐,致干查究。”并出具告示,实贴于何家营筛海坟地。告示内容:“坟墓之墓内松柏等树,俟后不许砍伐,倘有违者,非是清真正教之人也,公同呈送查究。”
经过这一场风波,回族民众爱林护林的观念增强了。六百多年,几经改朝换代,从来没有人砍伐过坟内树木。1988年,昌平县林业局根据《北京市古树名木管理暂行办法》调查坟内古树株数与宣统碑文记载株数相同,原有85株一株不少。其中有17株枯死的“站干”,枝杈已自然脱落,树干依然挺立,无一处刀斧伤痕。询问当地群众,众口一词说:“回祖坟和松柏古树是国家保护的古迹,石碑上教育人们不得任意砍伐,树虽死了,也应该保护好。”宣统元年到现在又过去80多年,坟内古树能够完好地保存下来,是护林碑的功勋,也是何营及其附近村民几代人牢固树立了爱林护林好传统的结果,特别是何营村回族兄弟为保护古树立了大功,值得称颂。
1988年,昌平县人民政府根据保护古树名木的要求,在坟内又树立一座石碑,教育人民发扬保护古树的好传统,碑文明确规定,严禁采伐,攀折及其他一切损毁古树的行为。筛海坟古树会更加茁壮成长,挺拔苍翠常青不衰。(中共昌平县委老干局编《十三陵地区风物记》  东方出版社出版  1994年4月第1版)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住申请

Archiver|手机版|真境绿翠     

GMT+8, 2024-5-9 04:32 , Processed in 0.03549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