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真境绿翠网

 找回密码
 入住申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卧哩感应] 福州新发现的元明时代伊斯兰教史迹(节录)

[复制链接]

173

主题

3

听众

103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1
发表于 2015-1-26 10:43: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福州新发现的元明时代伊斯兰教史迹(节录)

     庄为玑 陈达生

一、西北郊伊斯兰教圣人墓亭

    福州市西北郊井边亭附近,有座被称为“清真总墓”的小山,为福州穆斯林的公墓。山上的墓碑大多是清代的,也有少数明代的碑刻,碑首有的刻阿拉伯文。山下有一座被称为“圣人墓” (应称为“先贤墓”。下同。——编注)的小亭,坐北朝南,为方形建筑,每边长8米。亭内地面铺石板。四壁高4.6米。基部为花岗岩石叠砌,其上用大块青砖(长35、宽18、厚6.5厘米),近屋檐处又改用小块青砖叠砌.屋顶作悬山顶,高1.6米.从地面至屋脊通高6.2米.

    四壁正中有弧形拱门,形制大小全同.门高2.57 、宽1.50米。拱券由13块条石砌成,券内嵌阿拉伯文石碑一方。南门上的石碑为辉绿岩,余三碑为花岗岩。四碑形状相同,碑顶呈尖拱形,与宋元时代 泉州伊斯兰教徒的墓碑石相同。碑高48、宽50厘米,阿拉伯文皆阴刻。南门碑刻下方的门楣石上,也刻有一行粗体阿拉伯文。连同以上四方,共五方阿拉伯文碑。碑文因年久风化,字迹未能尽识,仅翻译如下:

    南门券内碑是一首四行诗:

    尘世之生命十分短暂,我们都要进入坟墓。一位王子每日在召唤,去死亡吧去毁灭。伊本·玛尔贾德·艾米尔·阿莱丁卒于回历705年(公元1305——1306年)······于回历903年(公元1497——1498年)重修。

    南门楣碑译文

    死亡对人类的判决是不公正的,这个现世并非永居之宅第。

    北门券内碑译文:

    至高无上的真主说,凡是生灵都要尝死的滋味······艾米尔·阿莱丁亡于回历705年11月20日(公元1306年6月3日),星期五。愿真主照耀他的墓穴。我(真主)以此创造了你们,使你们重归于我,并给你们以末日的审判。

    西门楣、东门楣之上阿文碑刻,字迹剥蚀严重,不敢确认,只能辨出其为四行诗的格式。

    在南门拱券上方的墙壁上,有清代修墓亭的碑刻一方。碑高85、宽40厘米,阴刻,楷书,三行汉字:

    乾隆二年岁次丁巳季春吉旦。特简福建台澎水陆等处地方挂印总兵官,署都督佥事,仍带记录一次,陕西宁夏马骥捐资重修。

    此墓亭已年久失修,亭内正中的石墓盖在十年前被毁。根据福州市穆斯林所保存的墓盖照片,可看出为古阿拉伯伊斯兰塔式墓盖,由数层组成,底层有六个支座,雕刻卷云纹图案。这种形式的墓盖,与泉州常见的宋元遗物类同。

    根据这些碑文和建筑的存在,可以肯定这是阿拉伯伊斯兰教徒伊本·玛尔贾德·艾米尔·阿莱丁的墓亭。他亡于回历705年(元大德十年)11月20日。他是当时著名的伊斯兰信徒。这片“清真总墓”很可能就是他开创的穆斯林公墓。他也葬在公墓中,被后人奉为“圣人墓”。

    亭内正中的石墓盖,造型与阿拉伯文碑刻相谐调,亦应为元代的遗物。

    墓亭作正立方体,四壁开拱门,推测亭顶原为古伊斯兰“拱北”式的圆顶亭盖。它与我国早期外国伊斯兰教徒的墓亭,如广州的艾卜·宛葛思陵墓、扬州的普哈丁墓,以及中世纪在阿拉伯、波斯地区的伊斯兰墓风格一致。


墓亭在明、清曾加以修缮。南门拱券内的明代阿拉伯文碑可作证明;从亭四壁上的大块青砖和小块青砖也可识别。据杨秉伦、王铁藩先生分析,福州历年发现这类砖砌的建筑,大青砖为元、明遗物,小青砖属清代遗物;清马骥碑更是实证。马骥,回族人,乾隆初年任福建台湾镇挂印总兵官;乾隆三年任福宁镇总兵官;乾隆七年任汀州镇总兵官。现存的悬山亭顶,可能是马骥重建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 考古编辑部编《考古》 科学出版社出版  1982年第1期  总178期)

(以上资料转引自述而 主编 《 中国伊斯兰教名贤名墓史料选(第一辑)》(电子图书))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住申请

Archiver|手机版|真境绿翠     

GMT+8, 2024-4-20 07:42 , Processed in 0.03887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