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真境绿翠网

 找回密码
 入住申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409|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简明哲合忍耶史(学生课本)

[复制链接]

1371

主题

1

听众

553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1
发表于 2009-3-6 23:14:05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前言            
感赞真主让我有机会为这个高贵的门庭整理这本小册子,一本记录哲合忍耶历代穆勒什德的小册子,曾几何时为这个高贵的门庭而感动、、而震撼。一个为信仰坚强不屈、为信仰执着追求的门宦。一个紧紧追随导师,抓紧信仰缆绳的门宦。在外界看来这是一个神秘的门宦,一个盲目追随的门宦,他从道祖太爷马明心将他带回中国后就一直在遭受着外界的不理解,被欺压、、被流放,而这个高贵门庭里的追随者们却依然在一辈辈导师的引领之下,一直在默默的追求这信仰、、倡导着“人性、、人心、、人道”而他们所提倡和倡导着的正是今天人们所最缺乏的,最需要的一种精神。人们到处寻找的精神在这里被体现的淋漓尽致,但是外界的人们却藐视了他们的存在。他们曾经在一辈辈的导师的引领下为中国伊斯兰的发展,乃至中国历史的向前推动都起了很大的作用,而现代的人们却大半不了解、、不清楚,为什么?就是因为哲合忍耶的前辈们一直在默默的奋斗,而忘却了给外界来阐明自己,他们不习惯给别人表述自己,以致到了今天这个物质生活急速发展而精神将被埋灭的时代更加的被人们所不理解,到现在以至于连我们哲合忍耶的孩子们都模糊了自己的历史,人的目光总是短浅的,记忆总是短暂的,我们看到了现在就忘记了过去,有了美好就忘记了痛楚,在我看来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回顾伊斯兰历史传承流传一千四百余年经久不衰为什么?就是因为有无数的能人志士、筛海、卧里来接替传承着穆圣的传统与原有的教义,才不至于使我们这些后人偏歪、才不至于让我们迷误。看看哲合忍耶在中华大地风风雨雨几百年、常兴不衰为中国伊斯兰做出不朽贡献为什么?就是因为有我们一辈辈筛海、毛拉来巩固、来延续、来推动着我们走在世人的前面,他们本应该是让人们永远尊敬与感激的,而今天的我们却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将他们淡化了,甚至在最近我看到一个非常令人震惊的现象,在我们这个高贵的门庭里我们哲合忍耶的学生们竟然连自己的历辈导师的生平和名讳都已经忘却,更别说自己教门的历史、、伊斯兰的历史!在看到这些情况后我痛定思痛举意为我们的学生整理这本以哲合忍耶八辈导师为线索而简述哲合忍耶历史的小册子,以供我们的老师、、同学以教学和学习之用。如有不妥和不详细的地方请各位阿訇、、学者加以修改及详述。
哲合忍耶与苏菲

        之所以要在讲哲合忍耶的历史之前要讲苏菲是因为我们哲合忍耶是一由穆圣传来系统的苏菲教派,苏菲到底是什么?从那里来的呢?穆圣时期有苏菲么?穆圣当时也在行着苏菲之路么?我们在这一课里主要给大家讲一下苏菲的性质和他的历史.
         要了解他,那么我们首先要弄清楚"苏菲"一词的意思究竟是什么?"苏菲"首先我们要从词源上看这个词的意义,"苏菲"一词系阿拉伯音译他有好几个意思,一是源自阿拉伯语"塞法"(SAFA)意为"心灵洁净和心灵纯真",另一种说法是源自阿拉伯语"塞伏"(SAFU)意思是"在真主前居于高品和位于前列",另一种说法是其品质类似与穆圣时期称为"苏法"部落的人,他们苦行禁欲、、、虔诚礼拜。但是一般学者们认为他源自“苏伏”(SUF既羊毛)因该派成员起初以身着羊毛衫以示其虔诚的信仰和生活的安贫质朴而得名。看到这里有很多人不禁会问?那么我们的尊大的穆圣也是一位苏菲么?我们的回答是坚定的,我们尊贵的先知当然是一位苏菲大师,他的很多弟子也在行苏菲之路,只不过是哪个时候没有苏菲这一称谓而已。同样的道理,先知和他的弟子们都实现了各种“沙里亚”的法度,但是当时却没有使用“沙里亚”这一称谓一样的。而苏菲这一性质和行持的称呼是后来才加上去的。
           真正有了苏菲的派别是于公元七世纪末八世纪初期产生与伍麦耶王朝,当时非常多的圣门弟子和再传弟子不满伍麦耶王朝执政者穆阿维耶家族的腐败和奢侈的生活,纷纷仿效穆圣时代及其行持,既被当局看做是穿羊毛衫的苦行僧。(注:因穆圣时期民风淳朴、安贫受制,穆圣本人也勤劳节俭)。他是穆斯林虔诚信仰和宗教热情的产物。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苏菲是源自穆圣,是我们的圣门弟子为了保持伊斯兰的神圣性和不可更改性而做的一种功修行持。是真正遵守圣传行持的学派,而不是单一的教派名称。
              公元十一世纪被称为伊斯兰第一个复兴家的伊玛穆.安萨里(1058-1111)把苏菲的观点经过理论的综合,将爱主、直觉的认识和人主合一论等思想纳入伊斯兰的大众思想里使其学说成为伊斯兰教义学说的最终理论形式,成为官方的信仰。苏菲派在伊斯兰思想、、文化领域十分活跃,在后来出现了如:阿布杜拉.卡迪尔.吉拉尼(1078-1166)伊本.法里德(1181-1235)萨迪(1203-1292)纳格什班迪(1314-1389)等著名思想家和诗人,他们在教义学、经注学、圣训学、教法学、伦理学等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享有盛名,并掀起了苏菲主义的文学和思想运动,在伊斯兰世界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公元九世纪末苏菲派出现了以导师为核心的宣教团体,十世纪开始在各地建立聚会场所和道堂,后来逐渐发展有了学校和修道场所。十二世纪后在道堂的基础上各地形成了常设性的宣教团体,导师由各大苏菲担任,传替方式为传贤不传子的 传替方式。从此苏菲这一神圣的学派便散布在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当然我们圣传真道的源流教团纳格什班迪教团也出现在这个时期,同时出现比较著名的还有:巴达维教团、提加尼教团、萨法维教团等宣教团体,他们为世界伊斯兰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习题:
                        苏菲一词是什么意思?简单说明。
                        哲合忍耶是个什么性质的学派?
                          穆圣是一位苏菲么?
                         请简单说出几位对伊斯兰有巨大贡献的苏菲大师?
                         纳格什班迪教团出现在什么时期?

哲合忍耶的源流及纳格什班迪耶
这一课我们主要给大家讲述哲合忍耶的来源以及其在国外的传承,我们在讲哲合忍耶之前必须要大家先了解纳格什班迪耶教团的源流,因为哲合忍耶即出自也门的纳格什班迪耶教团.
          说到纳格什班迪耶教团,我们可以追溯到穆圣时代,在上一课我们已经提到实际穆圣及其弟子们在起初就一直在行着苏菲的行持,而后因为伊斯兰的兴盛发展的需要,穆圣就把弟子们派往世界各地,而纳格什班迪耶的两位奠基者之一的圣门弟子穆阿孜.本.杰伯立(教内称为穆阿孜巴巴),便被派往也门.据伊斯兰各史料记载,就在以穆阿孜巴巴为"艾米尔"的宣教团出发的时候先知穆圣亲自为他们送行,陪着他们走了很长的路,在路上穆圣便问穆阿孜巴巴:"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应该怎么办?穆阿孜巴巴说他将根据<古兰经>的原则,然后穆圣问除了<古兰经>还有什么原则呢?他回答说那就是按照安拉使者做过的事为榜样,也就是依据圣训来解决问题,穆圣又问如果问题还解决不了呢?穆阿孜巴巴说那就只能依照自己的理性去判断了,按情理解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尊大的穆圣对于穆阿孜巴巴是多么的信任).从此穆阿孜巴巴踏上了去也门传替教统、、宣扬伊斯兰之路。而另一位纳格什班迪耶的道宗则是伍外斯.格勒尼。他是一位没见过穆圣却替穆圣疼痛、、为穆圣担忧的默默无闻的老人。而我们尊大的穆圣也没有将他忘记,并在他归真时将自己的绿袍给了他,预示着要他去穆圣发扬伊斯兰的精神,以为着要他挑起替圣传教、、宣扬伊斯兰、、扶起圣人跌到教生的重担。
             后来穆阿孜巴巴和伍外斯巴巴先后归真后,后人将两人所传道统在也门继续发扬,在十三世纪初期大筛海穆哈引迪尼同时继承了两位道宗的道统并加以发扬。大道长穆哈引迪尼坚持逊尼派教义,主张遵行教法。认为真主是绝对独一的、是唯一现实存在的、宇宙万物是真主创造的,他倡导入世主义,不主张苏菲隐居避世、苦行禁欲,认为苏菲要达到认主和近主的道路,必须先履行法定的宗教功修、净化心灵、内心与造物主相联系,外与真主被造物(既自然、社会生活)等联系。求得两世幸福,因此他提出修道的四条基本原则:(一)修道于众,(二)巡游于世(三)谨慎于行(四)享乐于时,大道长在世时以布哈拉为中心培养了大批的门弟子,为世界伊斯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389年穆哈引迪尼道长归真后他的弟子们才组成了纳格什班迪耶教团使其学历和修持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又在后来被称为第二个“千年复兴家”的筛海:艾哈麦德.希尔信迪(1563-1624)将纳格什班迪耶教团学理和逊尼派教法相结合使其在伊斯兰世界更具位置,并传播更远。艾哈麦德.希尔信迪后来被穆斯林尊称为“伊玛穆.冉巴尼”(即受天启的教长)。
            后来我们的道祖维嘎耶屯拉在也门学习和在中国所传播的即是纳格什班迪耶的学理和思想,“哲合忍耶”一词系阿拉伯语意思是“高声宣扬”源自穆圣,传于纳格什班迪耶。最后由我们道祖的导师也门的纳格什班迪耶第七辈道长穆罕默德.本.宰尼阁下赠于道祖太爷作为纳格什班迪耶在中国的分支的名称。因此我们可以确定的说中国哲合忍耶是源自穆圣由前后两位“千年复兴家”所传替的正统的毫无变更的门宦。哲合忍耶在国外传替的七位道长分别是:穆哈引迪尼、、伯哈引迪尼、乃格什班迪尼、拖庄迪尼、穆罕默德.宰尼、尔布杜里和里给、穆罕默德.伊本宰尼。
------------------------------------------------------------------------------------------------------------------------------------------------------------------------------------------------------------------------------------
          习题:
                   哲合忍耶的两位道宗是谁?
                   伊斯兰的第二个复兴家是谁?
                  哲合忍耶是什么意思?
                  纳格什班迪耶的第一个道长是谁?
                   请说出 纳格什班迪耶的七位道长的名字。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271
匿名  发表于 2010-9-18 09:11:58
每次看心灵史,我都会落泪,不知多少次了.http://www.xaislam.com/mktb/list.asp?id=1604
回复

使用道具

261
匿名  发表于 2010-9-18 09:08:20
回复

使用道具

251
匿名  发表于 2010-2-2 12:56:16
很感动,很激动,知感真主!安拉意欲,我们伟大的教门,也在跟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网络时代,我们亲爱的朵斯提也在致力于网络发展教门《我们哲合忍耶,早就应该写自己的历史了!那些血泪史是不能忘记的!!!我们应让哲合忍耶的小孩都知道教门的苦难史,尊记安拉,不忘教门!!
回复

使用道具

241
匿名  发表于 2009-3-11 16:21:19
哲合忍耶,是中国回民中的一个派别,一个为了内心信仰和人道受尽了压迫、付出了不可思议的惨重牺牲的集体。中国有八百万回民,哲合忍耶是其中一部分;”哲合忍耶”一词是阿拉伯语,意思是--高声赞颂。哲合忍耶的特别点倒不在于它世世代代与官家血海似的深仇,而在于它对尘世的高度厌倦,这种厌倦产生在极度贫困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极度专制的政治之下长期无望的心理忍受和生理挣扎,它以惊人的沉静和忍耐应付着现世的重压。唯一的精神支撑力量就是对形而上的世界--与主的精神对话;而尘世的一切念想都只能在来世里兑现。可以想像,哲合忍耶的世界与任何一个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和知识分子的广场意识都是不相容的。从这种意义上考察小说家张承志从《北方的河》走入《心灵史》的创作历程,可能会有意外的收获吧。
     
    在20世纪中国文坛上,张承志无疑极鲜明地扮演了属于自己的角色。在近二十年的潮起潮落中,他是极少数始终坚持自己鲜明个性的小说家之一。个性,意味着他的作品,完全是他赤裸裸情感的燃烧;意味着他的语言,完全是他对自己理想的赤诚膜拜;意味着他的艺术,完全是对自身及真实处境的真挚内省。当然,也意味着极端的偏激。个性有所得也有所失。可能一位优秀的作家,长处和短处是共存的,局限常常造就了他的辉煌,抽去其中任何一点,整个的大厦就会轰然倒塌。其实可以看看当年与张承志一同创作的知青作家群落,《南方的岸》的作者孔捷生成了民主战士;《本次列车上的终点》的作者王安忆则因为能不断变革超越自己,始终保持与西方文学的最新成果的联系而始终受到文坛的关注。唯独张承志始终在以一种同样的风格歌颂同一个陈旧的主题,并且把这种主题的风格推向极致之美。在这种极致之美中他向我们传达了思想者不乏偏执的感悟与难言的记忆。
     
    当张承志发出这样的宣言时:”当你们感到愤怒的时候,当你们感到世俗日下没有正义的时候,当你们听不见回音找不到理解的时候,当你们仍想活得干净而觉得艰难的时候--请记住,世上还有我的文学。”对此,我毫不惊讶。这才是胡人张承志的本色,虽万千人,吾往矣。在长篇小说《金牧场》中,张承志就认为自己”已经不会改变本质”,”永远不会改变人民的千年苦难给我的真知,以及江山的万里辽阔给我的启示。”而在1991年出版的《心灵史》中,他书写了一个少数民族(哲合忍耶)的苦难和对神性的非理性追求,激烈地抗议了强权政治,叙述了人在追求神性的狂热中焕发的生存意义。《心灵史》的出版是个奇迹,这样的作品无疑具有一种深入人心的魅力。
     
    张承志不是第一个,但却无疑是这个时代的最后一个理想主义者,在这普遍平庸的时代,他孤独地坚守着自己的立场。在他的小说中,永远充斥着对立:美与丑、祟高与平庸、怯懦与英勇······,对立产生张承志在世的意义(激情),并唤起他全部潜在的乌托邦冲动。对于张承志来说,活着,就是那不尽的自由长旅(即使这条路愈来愈显荒芜),是新大陆(一种乌托邦式的道德净土)的辉煌再生,舍此之外,似乎已经不存在另外一种可能。那种强悍的生命意志与价值目的,曾经唤起整整一代人的生命激情,并且跟着他一起进行理想主义的精神漫游。他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但在商业化的今天,张承志的理想主义不合时宜。
     
    事实上在张承志的内心中,一直隐藏着一种对失败的英雄祟尚,隐藏着对现实的某种超时间的思考。从他的散文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深沉的人道感,这种人道感来自对历史的一种痛苦的抽象,它在告诉读者,在每一个民族的深处,都埋藏着一种独特的精神宇宙,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只能证明自己的无知。他对印地安民族陨落的悲叹,对中国回民艰难的生存历史的感怀,无一不散发着对这些弱小民族的理解与礼赞。哲合忍耶在张承志的笔下成为一种象征,成为他赖以对抗世俗平庸的精神资源,这种精神资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张承志的存在始终是对学会了媚俗的中国当代文学的一种挑战,尤其对于尊尚”变化”的批评家来讲,张承志的不变始终透散出一种压力。你不可能读懂林语堂、梁实秋的时候,还能读懂张承志。因此,很多人都不得不回避他。面对张承志孤绝般的理想主义,另有一些人感到了深深的不安与紧张。他们在暗处射出见血封喉的毒箭。譬如余杰吧,他在《皇帝的新衣--关于”张承志现象”的思考》一文里恶毒地写道:”上个世纪末,有一个孤独的读书人在面对吞噬着自己的黑暗而寂静的原始森林的时候,他的心情比张承志要沉痛得多。世界之变法之成功,必有人为之流血。中国变法尚无流血,流血请自嗣同始。谭嗣同果然走向了菜市口。张承志是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谭嗣同呢?”无独有偶,上海的一位作家张远山甚至称张承志的道德理想主义是”人类可能有的最大罪恶”。”一个有影响的作家的心智不健全,就可能导致社会性的动乱。”(《张承志论:一个生错时代的旧理想主义者》)他们不是从文学的角度谈论张承志,他们用政治的方式给张承志下判决书,这是怎样的一种荒唐与错位啊。
     
    20世纪中国理想主义与灾难的关系确实紧密。但将作为小说家的张承志与理想主义的灾难完全联系起来,就是将文学当做政治,文学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文学决不是政治。张承志笔下的哲合忍耶也同样不属于政治。《心灵史》作为一部具有浓厚文学性的宗教方面的杰作,张承志企图从哲合忍耶这个神秘主义教派中提升出一种适合于普遍性的理想、人道与人性。它的成功与否?还是留待时间的打磨吧。旁观者始终是旁观者,正像学者陈思和先生所说的那样:”没有像张承志那样穿越过沙漠、攀登过大坂,并在神圣的西海固皈依宗教的汉人,没有像张承志那样历经千辛万苦去查访、阅读、研究一个秘密的宗教教派,并以它的代言人自居的人生阅历的特殊身分,并且可以说对张承志所说的宗教一无所知的普通汉民族读者,我们有没有资格去谈论去发表对作为小说家的张承志的看法?”
     
    张承志的哲合忍耶以小说《心灵史》的完成向人世间提供了另一种思想的张力。它让我们思考文学与宗教、宗教与人生之间的隐秘关系。在20世纪文坛里,张承志是无法忘却的。其所思所想,值得我们细细的打量与琢磨。一个伟大的时代,需要一些偏激而热情的浪漫诗人用文字为我们写下墓志铭,借以悼念这个非人的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5

主题

3

听众

20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

231
发表于 2009-3-9 23:29:41 |只看该作者

我怎么老是忘记登陆呢???
穆沙伏尔 发表于 2009-3-8 00:17

你是不是受躲猫猫的影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71

主题

1

听众

553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221
发表于 2009-3-8 00:17:54 |只看该作者

我怎么老是忘记登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匿名  发表于 2009-3-7 23:31:49
汴梁太爷的归真
我们尊大的第六辈导师.穆勒什德.汴梁太爷.西俩论迪尼.马进城由于在幼小的时候就被邪恶的清政府酷刑折磨,留下终生病痛,后又被贬为奴,长期受到身心伤害,就在他老人家二十五岁正值当年的时候就归向与真主一边.

     他老人家随然自幼被贬为奴隶,但从未失去穆民风范在他老人家13岁时,就被贬给满人官吏为奴,但是他老人家从未吃过那家一口食物那家人没有办法就每天给他五十文钱,要他自己去买吃的.想想一个年仅13岁的孩子,自小就有这样的骨气,实在让我们后人汗颜,值得我们这一辈年轻的孩子们学习,敬仰他老人家不但有着普通穆民所具有的信仰与风采,而且作为一个时代导师,他身上自始至终都具有着一种导师的气质与显迹.


     (据<哲合忍耶道统>149页)记载:他非常聪明伶俐,夜间从来不睡觉,我们不知道他在做什么?................你们的毛拉显示了不少的奇迹,可惜我们没有详记,要不那是更好的.他老人家就是到了最后的日子也没有忘记教门.....也没有忘记要将哲合忍耶光扬,又传:郭厨师从汴梁监牢拿着汴梁太爷的终身积蓄"一文铜钱"交给毛拉云南大太爷的时候.大太爷念到恭喜呢个把财力全用到真主的钦差上的那个人)并要郭厨师重新返回汴梁伺奉汴梁太爷,当郭厨师重新回到汴梁时才知道我们尊大的汴梁太爷已经归真了!(<哲合忍耶道统>150页)

       尊大毛拉汴梁太爷生与同治四年(1865年)正月二十五,归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腊月二十九,享年二十五岁.他的尊贵拱北在汴梁(今开封)城北墙下.我们尊大的毛拉汴梁太爷就这样悄悄的离开了我们,归向了真主一边.他带者满身的伤痛,带着那邪恶的满清政府对哲合忍耶的残忍与迫害永远的离开了我们,让我们永远的记 住那一段悲惨而有伤心的日子,汴梁太爷的一生充满着不幸与伤痛,但是他却默默的一个人承受了这一切,一个人承受了一个时代对于一个民族的迫害与歧视,他老人家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忘记那一段难忘的日子,只有回顾和记住历史才能在今天更好的走向未来,随着汴梁太爷的离去,他老人家似乎将哪个邪恶的年代和不幸的历史都化做了哲合忍耶的泪水和辛酸都远远的带走了,从此哲合忍耶又一次的准备着崛起.....又一次的准备着站在历史的舞台上!
-------------------------------------------------------------------------------------------------------------------------------------------------------------------------------------------------------------------------------------
习题:
         汴梁太爷多大被贬为奴?
         汴梁太爷什么样的气质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说出汴梁太爷的归真日期和拱北地点?
回复

使用道具

201
匿名  发表于 2009-3-7 23:31:40
充刑在汴梁
在邪恶的满清政府把我们尊大的十三太爷执行了凌迟之刑后,就连他的家人也没有放过,在同治十年,也就是十三太爷刚刚被害不久,当时的清政府就把金积堡内没有任何抵抗能力的妇幼发往平凉充军,当时的汴梁太爷年仅七岁,当那些贼管晓得汴梁太爷就是十三太爷的孙子的时候,他们对他老人家的迫害更加残酷了!据(《哲合忍耶道统史》记载)被迫害的汴梁太爷和一些儿童被充军到 西安,又从西安充军到了北平,当时的暴君玩弄阴谋,把他们一个个分给卡废勒做了奴隶。而我们的汴梁太爷就被分给了一个叫做祁督司的汴梁军官做奴隶,这是光绪三年.八月初一的事,当时汴梁太爷才十三岁。

        汴梁太爷被充军为奴的那屈辱的历程也就从这里有了一个段落和新的开始,从《道统史》上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汴梁太爷从七岁到十三岁他老人家一直在遭受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和残酷的身心折磨,现在的我们真的很难想象他老人家那幼小的年龄是怎样承受了这些不幸与痛苦的?若是心中没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支撑着,我想如果是一般人他早就已经倒下了,这艰难的日子一直到汴梁太爷到汴梁祁督司家时才得到了稍微的改变。因为是汴梁太爷在这家的时间较长显示过一些显迹使他们知道汴梁太爷非一般凡人。根据(《哲合忍耶道统史》149页》)记载:毛拉刚到这家时,这家来做客的一个看相人就说我们的毛拉相貌非凡,两手过膝十指一样齐,看相人说他老人家一定是个贵人,这家人自然不敢大意,就让我们的毛拉和他们的孩子一起念书,而我们的毛拉所有的课程几乎都是无师自通,我们的毛拉不但聪明伶俐,而且毛拉的预见性也让这家人目瞪口呆!据这家官吏的后人回忆,一天这个官爷要去澡堂洗澡,他就劝这 个官爷不要去,说是空气不好,这位官爷不信就去了,结果一进澡堂这个官爷就死了。我们的汴梁太爷在这家的一切显迹与所为不得不让所有人都承认他老人家确有过人之处,确实是一位非凡之人。

         实际在汴梁时期我们的毛拉完全可以逃脱,但是我们尊大的汴梁太爷并没有这样做,他当时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值得我们所有人都去揣摩学习的话语。他说:“我把一切都交给了真主,这是我的本钱,在跟随前辈的行持我就赚钱了。,他还说假的伺奉与真伺奉都是为了顺从真主的命令。在他的一生中他老人家确实经受住了真主给予他的考验,他身为人奴尽职尽责,是为顺从真主之命,他彻夜不眠力行功干只是为敬畏真主!他能逃而不逃完全是仰赖与真主,把一切都交予真主,他老人家虽然未能直接执掌教务,但是他老人家却用自身给哲合忍耶人上了一堂生动的课程,并且教会了哲合忍耶人怎样做才算是一个真正的真主的奴辈!
------------------------------------------------------------------------------------------------------------------
               习题:
                       汴梁太爷多大被充军?充军去了那里?
                        汴梁太爷说过一句非常有意义的话,是那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在为奴时汴梁太爷显过奇迹感应么?
回复

使用道具

191
匿名  发表于 2009-3-7 23:31:29
充刑在汴梁
在邪恶的满清政府把我们尊大的十三太爷执行了凌迟之刑后,就连他的家人也没有放过,在同治十年,也就是十三太爷刚刚被害不久,当时的清政府就把金积堡内没有任何抵抗能力的妇幼发往平凉充军,当时的汴梁太爷年仅七岁,当那些贼管晓得汴梁太爷就是十三太爷的孙子的时候,他们对他老人家的迫害更加残酷了!据(《哲合忍耶道统史》记载)被迫害的汴梁太爷和一些儿童被充军到 西安,又从西安充军到了北平,当时的暴君玩弄阴谋,把他们一个个分给卡废勒做了奴隶。而我们的汴梁太爷就被分给了一个叫做祁督司的汴梁军官做奴隶,这是光绪三年.八月初一的事,当时汴梁太爷才十三岁。

        汴梁太爷被充军为奴的那屈辱的历程也就从这里有了一个段落和新的开始,从《道统史》上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汴梁太爷从七岁到十三岁他老人家一直在遭受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和残酷的身心折磨,现在的我们真的很难想象他老人家那幼小的年龄是怎样承受了这些不幸与痛苦的?若是心中没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支撑着,我想如果是一般人他早就已经倒下了,这艰难的日子一直到汴梁太爷到汴梁祁督司家时才得到了稍微的改变。因为是汴梁太爷在这家的时间较长显示过一些显迹使他们知道汴梁太爷非一般凡人。根据(《哲合忍耶道统史》149页》)记载:毛拉刚到这家时,这家来做客的一个看相人就说我们的毛拉相貌非凡,两手过膝十指一样齐,看相人说他老人家一定是个贵人,这家人自然不敢大意,就让我们的毛拉和他们的孩子一起念书,而我们的毛拉所有的课程几乎都是无师自通,我们的毛拉不但聪明伶俐,而且毛拉的预见性也让这家人目瞪口呆!据这家官吏的后人回忆,一天这个官爷要去澡堂洗澡,他就劝这 个官爷不要去,说是空气不好,这位官爷不信就去了,结果一进澡堂这个官爷就死了。我们的汴梁太爷在这家的一切显迹与所为不得不让所有人都承认他老人家确有过人之处,确实是一位非凡之人。

         实际在汴梁时期我们的毛拉完全可以逃脱,但是我们尊大的汴梁太爷并没有这样做,他当时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值得我们所有人都去揣摩学习的话语。他说:“我把一切都交给了真主,这是我的本钱,在跟随前辈的行持我就赚钱了。,他还说假的伺奉与真伺奉都是为了顺从真主的命令。在他的一生中他老人家确实经受住了真主给予他的考验,他身为人奴尽职尽责,是为顺从真主之命,他彻夜不眠力行功干只是为敬畏真主!他能逃而不逃完全是仰赖与真主,把一切都交予真主,他老人家虽然未能直接执掌教务,但是他老人家却用自身给哲合忍耶人上了一堂生动的课程,并且教会了哲合忍耶人怎样做才算是一个真正的真主的奴辈!
------------------------------------------------------------------------------------------------------------------
               习题:
                       汴梁太爷多大被充军?充军去了那里?
                        汴梁太爷说过一句非常有意义的话,是那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在为奴时汴梁太爷显过奇迹感应么?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住申请

Archiver|手机版|真境绿翠     

GMT+8, 2024-6-1 19:14 , Processed in 0.04302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